HALO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讲解员。新绿。
上一篇我们分享的是文庙
接下来,我们继续分享清净寺。
清净寺与府文庙一样,坐落在涂门街中段上。涂门街是泉州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一条街,从西往东,分别坐落着府文庙、清净寺、锡兰侨民旧居、关帝庙,多年以来各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于一条街道上,可见泉州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。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,它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,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。
清净寺始建于公元1009年,全名是艾苏哈卜大清真寺。寺院周边历史上曾是穆斯林聚集区,泉州清净寺是国内少有的用花岗岩和辉绿岩建造的礼拜寺,现存重要遗存有石构门楼、奉天坛等,具有典型的中世纪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。在尖拱门上方有一列《古兰经》阿拉伯文石刻,主要意思是:“真主万能”。
门楼甬道两侧墙壁上是尖券形壁龛,穹顶是伊斯兰建筑的常用形式。在尖券门上方,有两行石刻,它明确记载了两个信息:一是这座清净寺始建于1009年,是当地第一座礼拜寺。二是寺院1310年重修,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重修后的遗存。门楼屋顶上是望月台,是伊斯兰教斋月里阿訇登临望月,决定开斋日期的地方。这是礼拜堂奉天坛,门楣上有《古兰经》雕刻,提示我们即将进入礼拜堂。
我们面朝正西向,是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方向,这片墙叫“米哈拉布墙”,阿拉伯文的意思是礼拜朝向,这是礼拜堂中最重要的一面墙,所以可以看到它装饰得比其他三面墙都精美,建有7个刻满古兰经铭文的壁龛。中间凹进去的地方是阿訇主持礼拜的位置。
米哈拉布墙上的铭文主要是《古兰经》,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圣坛左边中间这龛,写着:商业不能使他们疏忽而不纪念真主、谨守拜功和完纳天课。还有圣坛右边中间这龛,写着:“船舶在海中带着真主的恩惠而远行,以便指示你们他的一部分迹象,对于每个坚忍的、感谢的人,此中确有许多迹象”。可以理解为祈祷真主保佑来华贸易的航海者。这些石刻说明来到泉州的伊斯兰信徒多为从海上远航而来的商人,反映了穆斯林严格的教规及其精神追求。
寺院东南侧城区出土的墓盖石:14世纪的伊斯兰墓碑1方;13世纪的伊斯兰墓碑1方。
敕谕碑。14世纪末期,泉州地区由于战乱,伊斯兰教寺院荒废,穆斯林朝拜活动受到影响。15世纪初,明朝皇帝颁布了圣旨来保护穆斯林及其寺院,由此穆斯林后裔在泉州得到保护和延续。
这里有两方与保护管理有关的重要碑刻。左边是重修清净寺碑,记录了1609年当地乡绅修缮这座清净寺的经过。右边这方是重立清净寺碑,刻于1350年、1507年重刻,描述了伊斯兰教从海路传入泉州、在泉州兴盛和建寺的情况,特别记录了当时泉州已建有清净寺6、7座。这两方碑刻非常珍贵,是中国伊斯兰寺院中可考的最早汉字碑记,对于研究早期阿拉伯与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史,伊斯兰教在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传播与清真寺的建置、组织机构等,都有珍贵的史料价值。
清净寺周边是穆斯林聚集区,涂门街改造后,还是安置在附近。遇到开斋节、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,有在泉州的穆斯林都会集中到清净寺活动。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